本文作者:xinfeng335

央行行长连续发声 金融稳增长导向进一步明确

xinfeng335 2023-10-23 22
央行行长连续发声 金融稳增长导向进一步明确摘要:   作者: 杜川  两次全面降准,调增支农支小再贷款、再贴现额度,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下行、为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创造有利条件……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,加强逆...

  作者: 杜川

央行行长连续发声 金融稳增长导向进一步明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两次全面降准,调增支农支小再贷款、再贴现额度,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下行、为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创造有利条件……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,加强逆周期调节,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齐出招,有效性进一步提升。

  当前,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趋紧,经济筑底企稳苗头显现但尚不牢固,短期内总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。面对这一情况,货币政策如何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?

  近期,央行行长潘功胜多次公开发声,释放重磅政策信号。日前他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表示,接下来,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,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,节奏平稳。

  近9000字报告涉及这些重点

  10月21日,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,潘功胜在《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》中介绍了金融工作的主要进展及成效,并谈及下一步工作考虑。重点涉及货币政策、支持实体经济、对外开放、房地产、金融监管等内容,释放出一系列重磅政策信号。

  其中,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方向,潘功胜表示,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,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,节奏平稳。

  具体而言,潘功胜表示,总量上,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,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,切实支持扩大内需,增强发展动能,优化经济结构,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。

  价格上,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,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改革红利,有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,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,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。同时,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秩序。

  结构上,聚焦重点、合理适度、有进有退,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、制造业、绿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继续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、保交楼贷款支持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。

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

  在全球政经格局持续演化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趋紧。与此同时,二季度以来伴随有效需求不足、市场预期不稳等问题进一步凸显,经济修复动能有所放缓。

  在此背景下,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加码发力,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。今年以来,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,加强逆周期调节,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。包括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,截至2023年9月末,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.3%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.0%,在保持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有力支持经济恢复;结构上,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,截至9月末,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总计7.0万亿元。

  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也同步降低。其中,1月至9月,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91%,比2022年同期下降0.32个百分点,其中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82%,处于历史最低水平。

  潘功胜在21日的会议上强调:“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,着力扩大内需、提振信心,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。”具体而言,一是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。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,着力增强新增长动能,为大宗消费以及服务消费等消费需求提供稳定的融资支持。

  二是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,加快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“敢贷、愿贷、能贷、会贷”长效机制,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配置和考核激励机制,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,强化科技赋能,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,进一步增强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、新市民等群体金融服务供给,提高金融服务的获得感。

  三是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。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力度,持续增加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科技型企业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,支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,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,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。

  四是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。五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存

  随着政策“配方”不断落地,宏观经济整体已经出现转暖信号,数据是最好的佐证。

  2023年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.9%,供给需求双双改善,好于市场预期。若扣除基数影响,从2022~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看,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.4%,较二季度提升1.1个百分点。

  不过,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。数据显示,M2-M1剪刀差高位运行。7月、8月、9月两者的同比增速差分别为8.4、8.4、8.2个百分点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在《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中指出,今年下半年以来,M1、M2同比增速不断下降,二者剪刀差持续处于历史高位,说明宽松货币向稳增长的传导还存在需求不足这一堵点,实体经济的活跃度仍有待提高。

  此外,虽然政策驱动信贷增长效果显著,但结构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。《报告》指出,“企业强、居民弱”的失衡状态依旧存在,对公贷款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仍是每月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,零售贷款的表现持续偏弱。《报告》并提出,在房地产市场回暖缓慢及消费意愿尚未完全修复的影响下,居民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表现均有待提升。

 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,地产行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,而地产开发商的信用风险则是当前地产行业的主要矛盾。

  潘功胜在21日的会议上表示,对房地产市场风险,按照因城施策原则,指导各地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,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,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,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。

  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方面,潘功胜指出,稳妥化解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风险,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9月份居民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改善,呈现同比多增,楼市预期或逐步改善。

  宏观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

  市场普遍认为,政策面“加大力度”的定调已明确。而面对接下来我国经济可能面临的挑战,政策将如何应对并带动经济进一步复苏?

  “要让短期企稳态势转化为中长期周期性动力或结构性红利,则需要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”《报告》指出。

  近期,潘功胜多次发声,向市场释放政策信号,提振市场信心,稳定市场预期。

  除了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所作报告,在此前的10月13日至14日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第48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(IMFC)会议上,潘功胜发言表示,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持续恢复、总体回升向好。近期,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,亮点增多,预期好转。工业、服务业增速均有所提升,市场销售加快恢复,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,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下一步,中国将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平衡,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基础上,积极推动高质量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
  对于接下来的政策方向,他表示,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,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有力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,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。下一步,要持续用力、乘势而上,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着力扩大内需、提振信心,加快经济良性循环,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xinfeng335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zgjgyxc.com/post/2114.html发布于 2023-10-23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ZBLOG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